栏目:深圳社保    人气:0    日期:2023-02-19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积分入户/居转户 落户咨询

落户咨询二维码  

深圳社保一档二档三档的区别,非深户缴纳几档最好?

(深圳社保一档二档三档的区别,非深户缴纳几档最好?)

  深圳一二三档社保区别较大,对此真社宝专门写过《深圳社保一二三档区别,门诊住院能报销多少?》有兴趣可以认真对一下。

  相对来说社保分为一二三档是深圳的一种特色。其主要的差异在于医保,养老保险的金额是一样的

  真社宝建议非深户在选择方面应该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养老退休金的待遇

  相同的缴费基数一二三档养老金是一样的,因此无差别。

  二、非深户一二三档医保报销待遇

  一档医疗保险:综合医疗保险;

  二档医疗保险:住院医疗保险;

  三档医疗保险:劳务工医疗保险。

  一档待遇最好,综合医保,不仅无需绑定门诊(可享受每年1000元的门诊额度),每月至少返还348.6元入个人医保账户。

  二档、三档需要绑定门诊社康,才能享受1000元统筹基金的报销额度。

  其次在医保报销方面差异也较大,具体如图所示。

  三、最低缴费金额方面:

  一档缴费:单位6972*6.2%=432.26元,个人6972*2%=139.44元,共计571.70元;

  二档缴费:单位*0.6%=69.72元,个人*0.2%=23.24元,共计92.96元;

  三档缴费:单位*0.45%=52.29元,个人*0.1%=11.62元,共计63.91元;

  一档比二档贵了:478.74元,

  一档比三档贵了:507.79元;

  二档比三档贵了:29.05元。

  以上几个数据对比,相信很多人会有自己的观点了。

  四、社保观点分享

  1)如果是自己缴纳,手头也宽裕当然是选择一档缴纳,不仅每个月有金额入账,更重要的是,以后医保退休的待遇是按照一档核定。

  其次就是二档了,也是公认的性价比高的档次。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倾向于交这个档次。

  但真社宝这里还是要提出了一些与其他机构不同的观点:性价比这个事情不好说。短期看二档确实便宜,但是后期医保退休的核定也是按照二档来计算。当然一二档之后就是剩下三档。

  2)如果是正常上班,能交一档就选择交一档,虽然个人出的也多一点,但是考虑到每月最低348.6元入账,以及退休待遇。还是相当划算的了。

  所以,非深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考虑社保档次,从而让自己老有所养,享受政策保障。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常见问题解答/ Problem solution

7月生效!深圳公布新医保基数,2022年社保费用上涨多少?
一年一度的社保调基又来了!按照惯例,7月起,部分城市社保缴费基数即将调整。有的城市也已经出了调基通知,并进行了社保、公积金缴费基数申报。小易整理了深圳社保相关信息,一起来看看吧~自2022年7月1.........
2021年深圳入户常见问题解答篇「3」落户需要知道的事
最近小编收到很多网友的咨询发现很多人对于深圳入户了解真的很少,很容易走进误区。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下大家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积分入户开放了吗?是不是今年都不会开了?积分入户,窗口还没开.........
积分够了却无法入深户、申请入户被拒绝,究竟啥原因
经常有朋友说来深圳打拼很多年,辛辛苦苦攒到了一百积分,入深户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还是入不了。现在孩子又马上要上学了,没有深户就无法去公立学校,很是无奈。目前深圳积分入户政策还算是比较宽松为什么还有那么.........
深圳户籍的法人可以申请创业补贴或深圳
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编写的《深圳市创业扶持补贴办法》内容来看,深圳的个体经营者可以开小店做小本生意,或者说是在深圳办公司。一个科技园,或者他们可以使用只有普通服务公司才能申请最高40万的创.........
入户失败?入深户被拒的9成原因都在这了!你都知道吗?
有许多朋友在入深户时,会考虑自己在网上查资料办理。殊不知,一些网站的入户信息早已过时,按照过时甚至不正确的攻略进行准备,很容易导致入户被拒的结果。根据以往小伙伴的信息反馈,入户失败常见原因总结如下.........
2020年想入深户但没有房产,就不能落户深圳了吗?
对比前些年来说,入户深圳的手续减少了,门槛也有所降低,当然福利也在不断增加,正因如此,近年5来,深户人口增量持续在20万-30万之间并不断攀升(从今年的入户形势来看,深户人口增量将有新的突破)。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