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积分入户    人气:0    日期:2023-03-04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积分入户/居转户 落户咨询

落户咨询二维码  

深圳居住社保积分入户拟要求“双10年”,官方说明来了

(深圳居住社保积分入户拟要求“双10年”,官方说明来了)

  南都讯记者王睦广2021年5月25日,《深圳市居住社保积分入户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外发布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已于6月3日结束。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发布《深圳市居住社保积分入户办法(征求意见稿)》综合意见及采纳情况,从官方对所收集意见的采纳和不采纳情况看,政策将基本遵照征求意见稿的内容。

  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基本年限拟由5年调整为10年

  今年5月,《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发布,显示深圳户籍迁入政策将发生重要变化。根据《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深圳拟将户籍迁入划分为核准类入户、积分入户和政策性入户三大类别,其中积分入户又包括了人才引进积分、投资纳税积分、居住社保积分三个渠道。

  因应户籍迁入政策即将发生变化,作为配套,深圳还将分别出台人才引进积分入户、投资纳税积分入户、居住社保积分入户相关的三个办法,优化积分入户政策。5月25日,《深圳市居住社保积分入户办法(征求意见稿)》率先对外发布,征求意见期已于6月3日结束。

  居住社保积分入户是指对持有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且在深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按照积分制要求进行积分,依照分值排序,在年度计划安排额度内审批入户。

  《深圳市居住社保积分入户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要求,申请居住社保积分入户人员应同时具备多项基本条件,当中包括拥有深圳市合法产权住房或合法租赁住所(已登记备案)年限满10年、依法按时参加深圳市社会保险年限累计满10年。对比过往政策,新的拟定政策将申请人员在深圳合法稳定居住、就业(以缴交社保为指标)的基本年限要求由原来的5年调整为10年,条件要求设置得更高。

  近几年实际入户人员在深工作生活基本达10年以上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发布《深圳市居住社保积分入户办法(征求意见稿)》综合意见及采纳情况,从官方对所收集意见的采纳和不采纳情况看,政策将基本遵照征求意见稿的内容。

  在《深圳市居住社保积分入户办法(征求意见稿)》综合意见及采纳情况中,针对关于合法稳定居住、就业“双10年”的基本要求,有意见提出“双10年要求过高”,但这一意见未被官方认可。官方作出的解释说明中指,根据近几年居住社保积分入户实际执行情况来看,最终入户人员在深圳工作生活基本都达到10年以上。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常见问题解答/ Problem solution

非深圳市毕业生创业补贴和深圳创业补贴政策有效时间
深圳优质的自组织工厂自然环境,吸引了无数企业家来到深圳开办自组织工厂。仅仅依靠优质的自组织工厂和自然环境,并不能改变深圳作为一线城市昂贵的物价。服务质量、租金等问题,因此深圳也出台了对中小企业及其.........
深圳中学硬核师资!清北毕业生100余人,哈佛剑桥等海外名校60余人
近日,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受邀亮相深圳读书月名校名师讲堂,他在《为学生搭建多元发展立交桥让每个人都有出彩机会》的主题演讲中透露:目前,深中教师队伍中,博士100余人,清北毕业生100余人,哈佛大学、.........
深圳中考录取结束,过半考生非户籍
据深圳市招考办消息,2017年深圳中考考生人数达到了6.78万人,其中非深户籍考生约3.6万人,超过了半数。经市、区统筹挖潜扩允高中教育资源,深圳全市普通高中、中职、技工学校的招生计划达7.3万人.........
长沙经开区赴深招商推介,9家签约落户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10日讯(通讯员欧亚琦)为更好地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引导湘商回乡投资,6月9日下午,长沙经开区深圳招商推介会在深圳举行。以园区内产业园为签约主体,引入充满潜力全新项.........
2017深户办理大全,让你秒懂
其实入深户知道自己能不能入,很简单的,小编让你一看秒懂!更多深户热点与联系方式请点击:身在深圳的你,难道你不需要深户吗?加分条件:(一)基本条件积分入户的基本条件有:1.年龄在18~45周岁2.身.........
从幼儿园到上大学,非深户孩子都经历了什么?真的是无法想象
深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全国涌入深圳的全国老乡的辛勤付出,如果在深圳工作,孩子却无法上学,很多人还会选择深圳吗?在深圳,从幼儿园到上大学,深圳户口与孩子每个教育阶段都息息相关。这是政策导向,也是无法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