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上海社保    人气:0    日期:2023-10-27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落户咨询二维码  

外地人在上海怎么交社保?外来人员缴费基数和比例怎样确定?

(外地人在上海怎么交社保?外来人员缴费基数和比例怎样确定?)

  

一、外地人在上海怎样交社保?

  

社保的缴纳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单位代缴;另一种是灵活就医自己缴纳。

  

1、单位代缴:即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这样,单位缴纳一部分,个人交纳一部分,按照个人上年的月平均工资收入,按一定比例缴纳。个人部分将按照个人的上年月平工资8%交纳养老保险,2%交纳医疗保险,0.5-1%交纳失业保险。

  

2、个人以自由职业者身份交纳社会保险: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当地有差异),按一定比例交纳,各地规定不同,且只能办理养老,医疗保险两种,一般养老保险在18—28%的比例缴费,医疗保险一般按当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10%缴费。

  

另外也规定了最低档和最高档,最低档的交纳不得低于社平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档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一般以最低档居多。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医疗保险至少需要交纳25/30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和医疗报销(只要续费平时也是可以的)。

  

二、按照过渡办法交费的外来从业人员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怎样确定?

  

1、缴费基数

  

按照过渡办法缴费的非城镇户籍外来从业人员,缴费基数实行5年过渡,具体办法为:

  

(1)2011年度(发文之日至次年3月)个人缴费基数为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2)2012年度(当年4月至次年3月,下同)个人缴费基数为45%;2013年度个人缴费基数为50%;

  

(3)2014年度个人缴费基数为55%;

  

(4)2015年度起个人缴费基数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确定,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高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以上的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

  

2、缴费比例

  

(1)从2013年10月起,按照过渡办法缴费的非城镇户籍外来从业人员缴费比例为: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共计缴费基数的36.5%。其中单位缴费比例为27.5%,分别为养老21%,医疗6%,工伤0.5%;个人缴费比例为9%,分别为养老8%,医疗1%。

  

(2)非城镇户籍外来从业人员经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按上海市医保现行规定参保缴费(缴费比例13%),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常见问题解答/ Problem solution

深圳新生儿入户如何办理?
新生儿户口办理条件:婴儿出生后尚未取得合法身份,具备以下条件的,可向本市公安机关申报出生登记:一、出生时父母双方或一方是本市户籍居民,可在本市父(母)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二、出生时父母是.........
关于深户办理中的政府性收费详解
一,学历验证学历验证分为国内学历验证和国外学历验证国内验证学历全国版95RMB所需材料: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现场填写申请表。办理流程:前往每个城市的人才市场有专门窗口受理,不用.........
「深圳入户」深圳集体户和个人户有什么不同?哪个比较好?
深圳是一座现代大都市,这里经济发达,充满了各种机会,非常适合不甘于现状的年轻人打拼,所以现在也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往深圳流动了,其实有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落户深圳,从此定居于此但是大家都知道深圳的房.........
积分入户深圳走不通,其他方式有哪些?
来深圳打拼的大多数人,应该都有一个相同的奋斗目标,那就是挣到足够的钱落户深圳,过着自己美好的生活。对于大部分没有全日制本科、专科学历的人士来说,或许学历不够、年龄超龄、积分不够等其他问题,其实入户.........
深圳拟收紧户籍政策?大专不行要本科,落户难度大大增加
5月25日,深圳公布一则重磅消息:将对目前的户籍政策进行收紧。早些年,人们为了享受福利政策,挤破头地落户深圳。后面落户政策逐渐放宽,仅凭积分、学历等条件即可轻松办理深圳户籍。但这些即将都成为过去式.........
关于入深圳户口,你应该知道的几点
如果你准备入户深圳,如果你也在为深圳积分入户而烦恼,那么请你耐心看完本文,只花三分钟的时间,可能为你节省几万块首先入户深圳分两个通道,一个是核准入户一个是积分入户,今年中旬人力资源局发布意见稿,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