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上海社保    人气:0    日期:2023-09-13

免费提供最新落户政策及一对一落户方案

留学生/应届生/非婚子女 落户咨询

落户咨询二维码  

20余城人才新政关键词:中专落户、百万补贴、急需紧缺人才

(20余城人才新政关键词:中专落户、百万补贴、急需紧缺人才)

  

今年的人才争夺战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与去年“抢人大战”的高潮期发生在毕业季后不同,今年,年初就陆续有城市出台人才新政,至4月末“抢人大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23座城市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

  

而且,今年的“人才争夺战”似乎更为激烈,尽管“主战场”仍在二线城市,但今年一线城市也按捺不住、早早入局,北京、上海在3月份先后向高端人才抛出橄榄枝,力度空前。

  

澎湃新闻(梳理了各地人才新政后发现,优惠方案集中在户籍政策、生活补贴、购房优惠三个方面。与去年相比,二线城市的主要突破在于落户门槛的降低,最低可以实现中专落户;一线城市则将目光瞄准高精尖人才、更注重国际化。

  

南昌、沈阳、呼和浩特可中专落户

  

由于户籍制度附加了大量的福利制度,与房价、医疗、教育等挂钩,所以落户政策成为人才选择城市的重要条件,也成为各地政府推出人才政策时最先打出的一张牌。

  

在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济南市、河南省郑州市、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宁波市、湖北省武汉市等在内的23个城市中,近半数城市都推出了落户优惠政策。

  

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辽宁省沈阳市、江西省南昌市更是将落户门槛降至中专学历。而在去年,上述23城中仅有济南市提出“全面放开大中专毕业生落户限制”,可见今年“战况”之激烈。

  

去年,武汉市凭借“大学毕业生零门槛落户”和“争取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两个优惠政策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今年,陕西省西安市一再放宽落户政策,开出“全国在校大学生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即可在线落户”的条件,并专门成立了“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指挥部”。据西安市发布的统计数据,一季度落户西安人数达24万余人,已接近去年全年25.7万人的落户数据。

  

南京市今年也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取消了就业及缴纳社保的年限限制条件;放宽了年龄条件,本科学历人才从35岁放宽到40岁,技术、技能人才没有年龄限制;放宽学历教育取得形式。

  

宁波市的落户新政则取消了原有的住房面积要求,改为满足就业、社保年限等相关条件即可落户。另外,新政全面放宽了应届毕业生的落户条件,明确大专以上应届毕业生可先落户后就业,这在全国范围同类城市中也不多见。此外,山东省青岛市提出要全面取消购房面积、投资纳税等落户限制。

  

补贴最高可达百万元

  

相较于落户政策背后隐形的福利,各地对引进人才的补贴可谓是“真金白银”的招揽。澎湃新闻(整理后发现,各项补贴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包括多种门类,如见习补贴、技能等级补贴、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等。生活补贴较具普惠性质,南京、南昌、郑州、沈阳等地均有针对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不同等级的补助,最高在每月1500元左右。

  

除了生活补贴,也有针对首次购房的补贴。南昌提出,在工业园区企业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在南昌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10万元、6万元购房补贴。呼和浩特针对首次购房的博士、硕士及“双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的购房补贴。

  

郑州市对青年人才首次购房补贴标准为:博士每人10万元,硕士每人5万元,本科毕业生每人2万元。安徽合肥对新落户的本硕博在肥首次购房分别给予3万到10万元补贴。

  

总的来看,上述补助标准主要针对高校毕业生,并且普遍10万元封顶。实际上,各地对人才的“诚意”远不止这个数额,针对高端人才的购房补助往往能达到上百万。

  

据河北省石家庄市在今年4月出台的16条引才措施,全职引进或新当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以及同等层次产业顶尖人才,给予每人1000万元科研经费补贴,安家费可高达200万元。

  

天津市制定的《进一步加快引育高端人才若干措施》提出,对连续3年来津,每年在津工作2个月及以上且不满6个月的顶尖大师(诺奖大师、两院院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资助和5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每年在津工作6个月及以上的,给予一次性200万元奖励资助和10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

  

除了“直接给钱”,广东省珠海市还开创式的推出送50%住房产权政策。具体来看,一、二、三类人才则可选择与政府按各占50%的比例,申请购买珠海市共有产权房,分别为160平方米、120平方米、100平方米,连续工作10年后可无偿获赠政府所持有的50%产权。据测算政府赠予人才的产权份额折算成现金,比人才选择拿住房补贴要高80万元左右。

  

瞄准高端人才

  

上述二线城市对高端人才的优惠可谓大手笔,一线城市对这些人才的招揽更是不遗余力。

  

今年3月,北京发布的《北京市引进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不拘一格地为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创新主体引进紧缺急需人才”。这些人才聚焦在重点领域,包括加大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金融、体育、教育卫生、高技能等7类人才的引进力度。

  

上海紧接着也出台“人才高峰工程行动”,要求在原来“普适性”政策基础上,抓牢科创建设的“关键少数”,着力在上海有基础有优势的领域,集聚造就若干能够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的“宗师泰斗”,形成若干人才高峰。上海聚焦的13个重点领域包括:宇宙左边起源右边与天体观测、光子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计算科学、脑科学与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量子科学、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大数据。

  

上述两个城市的人才政策出台一度引发外界热议,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大城市严控人口政策松动的一个信号,同时被指“力度空前”。上海不止一次地强调对人才的渴求,“必须有引才聚才的强烈危机感和紧迫感,推出‘动真格’的举措”。

  

分析人士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特大城市从来都没有因为要控制人口而把高端人才排除在外,其人才政策的特点是,一次比一次松绑、优惠和聚焦高端,这是和城市功能发展相适应的。”

  

举报/反馈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经本站整理和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交流和学习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管理员邮箱:y569#qq.com(#转@)

常见问题解答/ Problem solution

当年落户深圳女性多于男性
羊城晚报讯记者沈婷婷、通讯员欧阳永艳报道:近日,深圳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深圳市统计局和深圳市性别平等促进办公室联合发布了《2020年深圳市社会性别统计报告》(下称《报告》),从性别视角描述了深圳.........
深圳户籍困难大学生每人每年最高可获2.3万元资助,已启动申报
澎湃新闻记者陈绪厚实习生李世倩8月2日,澎湃新闻从深圳市民政局获悉,2022年“雏鹰展翅计划”将于8月1日至10月30日期间受理申请,深圳户籍低保、低保边缘等困难家庭考上大学的学子可以申请。慈善义.........
深圳中考录取结束,公办高中非深户考生分数线高于深户考生76分
2017年深圳中考三个批次录取全部结束,中考考生人数达到了6.78万人,其中非深户籍考生约3.6万人,超过了半数。公办高中共录取超过3.3万人,接近考生总数的一半。深圳中考考生根据户籍不同,划分为.........
深圳户口的孩子上学有什么优势?优先入学、中考录取分数线低…
相信对许多已经扎根深圳或者打算扎根深圳的家庭来说,孩子上学是除了工作之外的一大烦心事!孩子在深圳上学难!作为孩子的父母也不容易,学位申请、中考等等一些升学必要经历的事,就得让他们忙得焦头烂额。说到.........
本科毕业入户深圳条件(2021最新版)
在当今这个社会中,很多东西都需要看学历,而在我们办理深圳入户的过程中,针对有高学历的人群,设置了专门的入户通道——学历入户。深圳学历入户通道开放的对象为:全日制大专学历、全日本科学历、及全日制本科.........
没有深圳户口,在深圳就买不了房?别信,教你一招解决!
最近几年,炒房客在全国开始蔓延,深圳作为全国的一线城市,更是炒房的重灾区。许多人在深圳奋斗大半辈子,就只是想在深圳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各地对于买房一事都有相应的规定,所以如果有打算在深圳买房子的.........